当今,人死后,在家庭哀会上穿着一身黑色套装意味着众人对死者的庄严肃静哀悼,但是你们知道吗?在150年前,葬服的时尚可是与婚礼时尚相媲美的,同时也是鉴别社会阶层和财富的标志。
话说,1815-1915年是哀悼时尚产业的鼎盛时期,富人与上层阶级玩什么来彰显身份呢,来,比谁在参加葬礼的时候穿着最时尚,谁的黑色最正黑,谁的黑色绝不会褪色。
英国的贵族们会喜欢花重金去购买一套适合自己的丧服去显示自己的时尚品味,当然,也顺便展现出最悲痛与最哀伤的风格,而时尚杂志呢,也会纷纷出专门的板块去展示一些悲伤风格的服饰和细节搭配。
悲 悲 悲-维多利亚 style
纵观西方的上层阶级,哀悼不能掉以轻心。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占了男性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对于女性而言,哀悼本身也是一份工作,寡妇们甚至会为一次哀悼准备多达两年以上(其中,包括丧子或者丧失父母)
当下层阶级的人士还在把他们买来的衣服染成黑色时,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已经开始去购买别致的胸针,耳饰品和雨伞等时尚的葬礼搭配物了。他们会非常小心挑剔地去选购不会褪色成褐色或蓝色的正黑色纺织品,硬皱抽纱采用了顶级地磨砂面料也成为了时尚葬礼服的首选,当然,这些不仅仅是上层阶级财富的象征,同时他们也想去更深程度地去表现出他们的悲伤之情。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10年,爱德华七世在每一年的皇家赛马会前几日去世,当时的马会就好比贵族们的黑色着装炫富盛宴,也包括令人印象深刻的各类帽饰,比如谁的私家裁缝师父最炫酷,他们选择葬服的面料最厚实,细节最到位等。土豪们会纷纷以最时尚地姿态去展现出他们最悲痛的一面,不过话说回来,死亡时尚的盛宴也是当时经济繁盛与鼎盛的象征。
葬服的盛行-哀悼产业活跃了英国工业革命
像其他产业一样,哀悼业务的盛行同时活跃了英国工业革命,这让面料的加工更加迅速化同时也更加便宜,让好的面料也不单单局限于上层阶级和富裕人士,中产阶级和下等人民同样可以穿上不错看的葬服自信地去参加葬礼啦。
葬服产业的衰落时期-一战以后
as we know, 任何产业都不能一直处于巅峰状态,20世纪初期,着装的更加严格与规范话对葬礼要求也有了一定的限制,在一战之后,葬服的产业也随着英国国力的衰退开始怠慢。
后记:
以后炫富玄葬服,是不是也会是土豪们不错的选择呢

8人已点赞